“镰刀铁锤似航灯,猎猎征旗出山门。秀水泱泱归大海,雁山鳌水蕴人文。”“立党为公担使命,执政为民是根本。打老虎、拍苍蝇,严惩腐败零容忍。”舞台上,两位鼓词传承人边弹边唱,一个红军装扮的木偶在演员的牵引下在宣纸上写下“红都清风”四字。
日前,平阳县纪委监委采用“鼓词+木偶+红廉”的有机结合模式,创编了一个时长约6分多钟的廉政节目《红都清风》。鼓词与木偶同台演出,本地红色革命故事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形式新颖独特,内容通俗易懂,深受干部群众喜爱。
平阳是浙江革命老根据县,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活动中心和浙江“省一大”召开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同时,该地的民间艺术文化丰富,平阳木偶戏、温州鼓词等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近年来,该县纪委注重依托本土特色,将红色文化、民间文化与廉洁文化相结合,做好“红廉+非遗”融合文章,编排系列廉洁宣传教育文艺作品,成为了当地开展廉政宣传教育的鲜活方式。
《知县·轿夫》是当地自编自创的、全国首部以廉政为题材的提线木偶剧,时长1个多小时,曾斩获了最佳剧目奖(金狮奖)等国家级奖项。该剧通过轿夫出身的县官廉坤和奸商斗智斗勇,为民修坝的故事,借古喻今,针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根据基层巡演需求,2019年该县将该剧改编成时长10多分钟的短剧,融入送戏下乡,寓教于乐开展廉洁教育。同时,紧跟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融合京剧、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智斗》《亮剑》等系列鼓词和木偶戏作品,形式新颖、样式丰富、主题突出,进一步弘扬廉政文化主旋律,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红色文化弘扬方面,该县还推进十大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拍摄平阳老革命家郑海啸家风家训专题片,举办“红廉家风代代传、革命精神永不忘”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推动了“红廉”阵地布局全域化、活动举办常态化、宣传载体特色化。
该县纪委监委有关人员表示,接下来,将以身边人为原型,依托鼓词和木偶,创作“身边人身边戏”,进一步提高“红廉+非遗”作品的震撼力与影响力,营造崇廉尚德良好社会氛围。
(平阳县纪委县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