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要闻

喜迎党代会·纪检监察这五年③丨坚持执纪为民 推动监督下沉

发布时间:2022/02/24 09:00:03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根基。五年来,温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实监督,更加有力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专项治理维护群众利益

从严监督,推动全市8年以上拆迁未安置家庭全部“清零”;218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幅达到54%,减轻困难群众药品负担近3000万元;金丽温天然气管线温州末站与西向门站实现联通,让鹿城区西部3个镇街、2个工业区实现天然气通气……

这些岁末年初发布的好消息背后,是市纪委市监委牵头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发力。市纪委市监委在系统实施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护航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基础上,牵头开展15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

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城乡征迁回迁安置、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采取提醒约谈、工作会商、点位检查等措施,督促各地各部门出实招、破难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其中,相关工作得到省委书记袁家军批示肯定,市纪委市监委作为唯一地级市纪委监委代表在全省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为加大破难整治力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向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亮剑”,五年来共查处相关问题3971起636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41人。

织紧织密基层监督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市纪委市监委坚持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深入实施基层监督组织“综合集成强能力、善作善成强监督”行动,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全覆盖设立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不仅建好,还要用好。市纪委监委出台工作方案,从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免、抓好队伍考核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加强村级纪检监察工作、强化工作支撑等五个方面入手,描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路线图”。自设立以来,全市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共报送问题信息1.8万余条,提出监督意见6647条,转问题线索872条。

数字赋能基层监督,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市本级深入推进“微权力e监督”工程,打造21个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各地在此框架内结合实际拓展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如瓯海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一体化”系统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永嘉县“一网监督”平台获全省推广应用,苍南县住建领域工程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入选全省“一本账”。

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基层监督的关键点,我市建立健全交叉监督、廉情直报等机制,推动基层监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紧跟村社干部“一肩挑”“三改五”新形势,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监督的规定(试行)》等制度,与时俱进强化村社干部监督。

全面提升信访举报工作质效

瓯海区丽岙街道五社村从三年前“五村合一”到现在,村里实行“阳光村务”监督机制,再未发生检举控告,成了远近闻名的清廉样板村。永嘉县东城街道大溪村,在推行农村“三资”智慧监管后,村账务审批过程一键追溯、资金走向全程留痕,过往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问题再无新增举报。

在我市,越来越多的“五社村”们正运用自己的“清廉秘诀”示范引领其他村居,越来越多的“大溪村”们通过多措并举加速实现零检举控告,维护和谐稳定。

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信访举报“多年、多头、多层”突出问题,市纪委市监委连年来开展信访举报“积案化解年”“质量提升年”“三整治三提升”等活动,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以信访举报最多“访一次、访一处、访一级”理念,启动“无检举控告村居”建设活动。

在该项工作中,市纪委市监委将全市3600多个村居分为“示范引领、巩固提升、重点整治”三类开展分类施策,制定检举控告办理质量考评办法,全流程量化评价基层检举控告办理,建立办理结果“双背书”“三审核”工作机制,派员入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积极打造村级协商、议事、质询平台等,努力推动实现“矛盾不出门、群众少跑腿”。

市纪委市监委还在全市选取11个重点乡镇(街道)作为市级信访举报直报点,选取135个复杂村居作为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包联点,让压力真正传导至基层末梢。

多点发力,信访举报工作提质增效。据统计,全市3647个村居中,目前有3019个村居今年以来未发生检举控告,占比高达82.8%。全市涉纪信访举报有关指标保持连续下降趋势,2021年信访举报总量、检举控告量、农村基层信访举报量较五年峰值下降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