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要闻

【“青廉工程”建设】《反腐败导刊》专版报道我市“青廉工程”建设亮点做法

发布时间:2022/07/13 10:13:55

“年轻人本该有大好前程,却因一些不良嗜好,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太令人惋惜了。”文成县百丈漈镇财政所原所长林某某是“85后”干部,因贪污巨额公款用于网络赌博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这起案件的查处在当地引发高度关注。

这起案件并非个案,背后折射出的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问题发人深省。为护航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2021年,温州市实施“青廉工程”,系统性重塑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通过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培养廉洁自律习惯、规范廉洁自律行为、优化廉洁自律环境等四方面12条举措,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廉政风险防范化解能力。2022年2月8日,市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全面实施“青廉工程”被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全周期教育

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

“贪婪是生命的陷阱,贪得越多陷得越深。”日前,在瓯海区“青廉脱口秀”主题宣讲活动上,在基层挂职锻炼的选调生张淑婵巧妙结合“贪、谈、忐、叹”四字讲述了她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感悟。活动当天,百余名新入职公务员、事业干部代表以及新提任青年干部代表在聆听“清廉好声音”中汲取“清廉正能量”,扣紧扣牢人生“第一粒扣子”。

瓯海区纪委区监委推出的“青廉脱口秀”主题宣讲活动是我市各地创新载体,为年轻干部开展廉洁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些年轻干部存在“专业知识过硬,党纪国法淡漠”的问题。各地紧盯入职报到、职务任免、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等年轻干部成长周期中的关键节点,持续强化教育引导,不断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为让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各地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上好一堂廉政党课、发放一本廉政手册、开展一次廉政谈话、进行一次廉政宣誓……面向新入职的年轻干部,文成县纪委县监委联合所在单位开展“迎新送廉”活动,将廉政教育作为年轻干部入职的第一课,及时在年轻干部心底播撒清廉种子。

与此同时,我市各地持续加大警示教育创新力度,充分挖掘本地违纪违法案件的警示教育潜力,定期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警示教育。坚持打造感召力更强、传播度更广、渗透率更高的警示教育模式,不断筑牢干部反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如瓯海区纪委区监委为增强警示教育匹配度,分批次对层级接近、行业相同、岗位类似的干部开展“精准滴灌”,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教育实效最大化。同时,做强“新媒体创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发一批沙画、漫画、抖音、微视频、动漫等创意作品,提升警示教育效果。

全链条管理

打牢健康成长“基础桩”

“参与巡察的经历,让我对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让我在找问题、查问题的过程中对纪律规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92年出生的朱宁宁,于去年4月被抽调参与一线巡察工作,去年10月被提拔为文成县双桂乡党委委员,他表示,因为这段特殊的巡察工作经历,在以后的岗位上将更加严于律己,坚决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年轻干部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在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容易陷入被动局面,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时,容易掉入“围猎”陷阱。文成县对年轻干部严把“培养关”,制定出台《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巡察工作规定》。明确拟提任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人选,必须到巡察一线实践锻炼,因特殊情况直接提任的,自提任起一年内要到巡察岗位历练,引导年轻干部在参与监督的过程中对照审视、主动纠偏。

“对于年轻干部,我们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确保他们成长的路线不跑偏。”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廉工程”聚焦录用、培训、考核、交流、晋升、选拔等年轻干部日常管理各环节,强化示范引领、实践历练和风险防范,培养廉洁自律习惯,规范从政从业行为。

年轻干部录用入职后,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将安排专人开展“传教帮带”,了解掌握工作心态、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鹿城区纪委区监委出台《关于建立年轻干部预防教育廉政导师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全区年轻干部“私人定制”廉政导师。廉政导师由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分管领导担任,通过开展谈心谈话“谈廉”、签订廉政承诺书“诺廉”、定期组织开展预防教育专题学习会“学廉”、观看警示教育片“警廉”、发放违纪违法案例汇编“送廉”等“五廉”机制,帮助和教育年轻干部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

“导师就像‘引路人’,会结合实际,通过提示岗位风险点、规范新手工作流程、易发高发廉政问题模拟演示、同类岗位已发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生动、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开展廉政教育。”鹿城区人社局社保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黄芬芬表示,廉政导师让她明白工作中一定要遵守党纪国法,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保持廉洁自律。

全方位监督

擦亮廉洁从政“探照灯”

“工程领域廉政风险较高,出问题的干部也多,面对项目承包人赠送节礼、盛情吃请等糖衣炮弹,我们一定要提高免疫力,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日前,文成县大峃镇纪委对在该镇“红码”岗位上的85后村建办主任叶慧君进行了谈心提醒。

为加强对年轻中层干部的精准监督,文成县纪委县监委推行“三色廉洁码”监督机制。经综合分析、系统评估,分别对各乡镇部门中层岗位赋以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廉洁码,“红码”的风险和监督级别最高,依次递减。根据评定的中层岗位廉政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别赋以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二维码,重点聚焦在项目招投标、审批执法、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高风险“红码”岗位上的年轻中层干部,通过办事群众扫码举报,加大日常检查和谈心提醒频次等方式,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提升年轻中层干部廉政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去年,全县已为277名年轻中层干部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1183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1869条,开展谈心提醒1156人次。

“监督就是保护”,为督促年轻干部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延伸到“八小时外”。定期开展年轻干部廉政家访,召开年轻干部家属座谈会等,督促年轻干部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自觉树立良好家风。既要严管,更要厚爱。我市还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年轻干部大胆创新、敢于担当、干事创业。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也是领导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处于事业、生活起步期,党性历练、社会阅历、基层锻炼相对不足,这也意味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廉政风险,推行‘青廉工程’意义重大。”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青廉工程”作为纵深推进清廉温州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

(反腐败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