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安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建立公款竞争性存放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斩断利益输送链,取得“廉”“效”双丰收。2015年9月施行至2018年12月31日,瑞安市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累计达277.29亿元,增加利息收入约3.44亿元。
据悉,公款存放一直是各家银行争抢的“香饽饽”,以往多半是“靠关系”拉存款,容易产生利益输送问题,甚至滋生贪腐。瑞安市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并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公款竞争性存放机制。2015年,瑞安市出台了《瑞安市级预算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暂行办法》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实施方案、评标标准三个操作文本,公款存放管理纳入各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2018年,瑞安进一步细化竞争性存放招标程序、内容,调整了评价指标权重,增设融资利差指标,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转型升级和振兴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在落实市级财政专户及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管理的基础上,瑞安市不断创新竞存内容,将乡镇(街道)资金、国有企业公款、国有企业贷款纳入竞争性存放管理,实现了全市公款竞争性存放全覆盖。该市还首创“协议利率管理”,从2016年11月开始,瑞安23个乡镇(街道)所有在瑞安农商银行开户的存款资金正式实行协议存款利率管理。协议规定活期存款利息收益率是原先的4倍,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按当年投标的最高利率执行,实现银行存款利息收益最大化。2017年,针对存款余额较大的40家国企,瑞安市破冰“国企资金竞存”。在摸清企业闲置在银行的存款情况后,该市督促国资办、国投集团履行主体责任,推动下属企业对闲置的国有资金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