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广角 > 镜头·书画

中国楹联文化村:尚廉崇孝 古训生花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7日

罗山村,别称大茶山,地处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位于大罗山之巅,这里山清水秀,盛产茶叶。远离城市喧嚣的罗山村,保留了淳朴的民风以及尚孝崇廉的传统文化之风。

2020年,罗山村被评为有着“中国楹联文化村”的美誉,罗山村经年累月传承下来的向学、重文、至孝、尚廉传统文化,透过一幅幅小小的楹联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罗山村的清廉事迹。

1.文化礼堂—孝节厚德千秋永,为官三尺四知风.jpg

文化礼堂:孝节厚德千秋永,为官三尺四知风

孝悌和节义的品格功载千秋,做官应当践行三尺四知的风气。

在孝和官二字上特意使用了方正的楷体字,寓意着为人子女,孝字不可虚假,不能仅仅养而不敬,必须是一点一滴实实在在、怀着敬和爱的孝,而为官一方,也不可圆滑贪婪,必须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俯仰无愧。“三尺”,指的是三尺法。据《辞源》解释: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三尺法,因此后世也以三尺一词代指法律。“四知”引用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讲述官者应当以法律为准则,不贪不占,坚守原则。

2.管子世家:仲父贻家训,慧公衍祖风.jpg

管子世家:仲父贻家训,慧公衍祖风

3.大茶山:新风植玉,古训生花.jpg

大茶山:新风植玉,古训生花

两幅楹联一正一反,镶嵌在同一门楣。对应了罗山村最突出的特点,传承历久的家风古训。

管子世家:仲父贻家训,慧公衍祖风。“仲父”说的是管子。“贻”意为赠送,遗留。慧公则指的是自山东来温州任郡守的管次慧,大茶山管姓一族均自他始,管氏家族的优良祖风也自慧公开始慢慢衍化衍生而来。

大茶山:新风植玉,古训生花。《山海经》中描述为:“瓯居海中”,认为最先浮出海平面的就是大罗山。而大茶山管氏一族,承袭先祖管子的家训,德沐慧公的遗风,上继祖先至孝、尚廉的清新之风,从而继往开来,一脉相承,大山深处的古老村落焕发新芽。

4.廉洁典型:青玉为几尘不染,莲花入味体生香.jpg

廉洁典型:青玉为几尘不染,莲花入味体生香

《爱莲说》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面前的这户人家有着致仕(做官)的传统,数位家族成员也曾位居高官。

正因如此,这家的主人分外重视廉洁的作风,为了勉励自己和族人,他写下了这幅对联:青玉为几尘不染:说的是青玉做成的茶几桌板,光洁明净,连灰尘也无法沾染。莲花入味体生香:莲花味道如果沁入心脾,则连身体都会生出花香。主人用这幅楹联来勉励自己和家人,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诱惑,要如青玉不沾,如莲花不染,保持清正廉洁。

5.澹庐:训守四维,学期一贯.jpg

澹庐:训守四维,学期一贯

澹庐自清朝始建,向学传统由来已久,澹庐曾是罗山村的学堂,每天一大早,孩子们就会从这道写着“训守四维,学期一贯”的大门进入澹庐进行文化学习。

这里的朗朗书声也曾传遍整个山村。老先生们教授四书五经,诗词歌赋。那什么是四维呢?四维,出自《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训守四维,学期一贯,是老师们对孩子的谆谆教导,是先辈对后辈的期许,无论何时,都要求学生们能够践行遵守四维精神,不管未来学生们走向何方,老师和前辈们这样的期望和要求从未改变过。

6.旗杆邸:扬孝慈祖德,驭时代风轮.jpg

旗杆邸:扬孝慈祖德,驭时代风轮

这户人家的也传承历久。这里曾出过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她是罗山村有名的孺人方氏,她和节孝亭叶氏的事迹被一同视为罗山村节孝精神的代表。她带领原本一贫如洗的管氏振彩一个家族走出了贫困,秉持清廉家风、清正商道,使得此脉一跃成为村中有名的大户。

这幅楹联即是后人为纪念祖上而撰写的。既是自勉,也是勉励下一代,不要忘记弘扬祖上的孝慈品德,同时也要学会继往开来,敢为人先,走在时代的前列。

古老的家训,传统的楹联,在尚廉崇孝的历史传承下,正不断融合着时代特色,重新焕发新的生机。(瓯海区纪委区监委)